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西晋小厨师 第232章 一个麻烦

恋上你看书网

“卫府的规矩?”王令淑吃惊地看着宁语柔,开始为昨天的任性感到后悔。她现在才真正警醒起来,自己是妾,而不再是大将军府的小姐。面对掌握着自己生杀大权的当家夫人问话,她居然傻到不理不睬。

宁语凝却在一旁笑道:“其实也没什么,就是新人要给夫人们敬茶。”

王令淑闻言,神情便是一僵。

在宁氏姐妹眼中,和石府相比,卫府的规矩就等于没有规矩,除了没有和卫平亲近的机会,这几个月她们过得轻松自在,敬个茶又算得了什么,她们还巴不得能给夫人们敬茶呢,可王令淑却不然。

这个年代敬茶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,茶汤需要添加各种香料和油盐酱醋来调味。王令淑平日里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十指不沾阳春水,你让她弄点琴棋书画还行,让她去调茶汤,那可不是要她小命了。何况夫人不止一位,各人口味如何,她又哪里知道?

骁骑将军府,卫平倒是没费什么周折就见着了常山公主。然而,还没等他说完来意,常山公主已经格格笑道:“小侯爷,这个本宫帮不了你。父皇说了,你和驸马积怨太深,两家结亲,可以让你们握手言和。”

卫平知道常山公主生性单纯,看着她开心的模样,实在不忍心说出司马炎的真实用心,只得起身告辞。

常山公主却又说道:“你们若是真能和好,本宫也不用再在父皇面前数落驸马的不是了。还有,以后你要对令淑好一点,否则的话,本宫这个做嫂子的到时候可要帮她讨个公道。”

卫平只得诺诺连声,心中却已了然,之所以闹到奉旨纳妾的地步,其中也少不了常山公主的推波助澜。倒不是说常山公主促成了这件荒唐事,而是常山公主改变了司马炎对王济的看法。

常山公主婚后并不幸福,但是因为身体残疾,她的心理也受到了影响,比普通人更好面子,非但没有在司马炎面前告王济的状,反而帮他百般掩饰。司马炎爱屋及乌,因此对王济恩宠有加,赏赐颇丰。这一切都随着卫平的出现而发生了逆转。

卫平和常山公主完全属于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,但王济为人外宽内忌,终于惹恼了常山公主,常山公主的态度进而又影响了司马炎。

人的思想转变是个很奇妙的过程。当你看另一个人顺眼的时候,那个人做什么都是对的,当你看另一个人不顺眼的时候,那个人做什么就都是错的。过去王济在司马炎面前表现随意,那就是率性,现在则成了无礼。过去王济跟司马攸过从甚密,司马炎还指望他通报司马攸的一举一动,现在直接把他划入了齐王党。至于王济帮助滕芳兰出头,那是不明事理之罪,告卫平的御状则是陷害忠良之罪。所以司马炎让卫平奉旨纳妾,有逼卫平选择站队的意思,但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敲打王济及至整个王家。

想通了这一点,卫平也就轻松起来,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,拱手道:“卫某近来偶读一本闲书,不知公主可与愿闻?”

卫平在骁骑将军府给常山公主讲述封神榜的故事时,卫府内厅的敬茶仪式也已接近尾声。

王令淑调完最后两盏茶汤,手脚都已经麻木了,但却不敢怠慢,还是小心翼翼地呈到梁绿珠面前,低眉顺眼地说道:“请珠姐姐用茶。”

梁绿珠素手轻抬,取过其中一盏,笑道:“妹妹辛苦了。”

按理说,梁绿珠本不应该出现在这样的场合。但是,一来在城郊别院的那段日子,她和裴慧、贾午她们处得多了,关系也越发融洽起来。二来裴慧也明白卫平的心思,反正迟早要做姐妹,不如用她来打击一下王令淑。现在看来,效果还是不错的。

王令淑已经完全没有了一点脾气,乖乖地端起茶盏,紧蹙着双眉,一饮而尽,心中却是暗暗叫苦。

堂堂千金,什么时候做过调配茶汤这样的活儿,王令淑白嫩的小手上烫出了好几个红点,翠绿的新衣也泼洒了好几处污迹。更加痛苦的是,她调配出的茶汤委实难以下咽,还不得不接连喝下满满六盏,肚子已经隐隐作痛,却只能忍着。身体上受的这些罪尚在其次,最重还是心理上的打击。

给贾午、裴慧敬茶,王令淑没什么话好说,撇开妻和妾的差别不提,她们一个是鲁郡公的女儿,一个是钜鹿郡公的女儿,而王浑的京陵公只是县公,比起郡公还差了一级。但冬妮、若芷算什么?两个侍婢而已,居然要她这个千金小姐来敬茶,还得称呼一声姐姐。

然而,王令淑内心的不满尚未消退,很快她便低下了头。因为这时候,张玥出场了。娶妻娶德,纳妾纳色。张玥的美貌比裴慧还要更胜一筹,那股成熟的风韵就连女人都会为之心动。卫平身边有这样的佳人,哪里还看得上她?而比亲近关系,她又不如冬妮、若芷,甚至不如站在裴慧身后的香橼。

事情却没有到此结束,当梁绿珠进来时,王令淑终于彻底低下了头,她心中对自己出身的那点优越感以及对自己容貌的自信和骄傲,顷刻间便荡然无存。

梁绿珠早就得到过裴慧的授意,只端起茶盏来轻轻抿了一小口,便嘻嘻笑道:“还有一位姐姐不在此处,妹妹以后还得补上。不过,那位姐姐脾气不大好,妹妹到时候可得小心了。”

王令淑吃她这么一吓,忽然就觉得腹中一阵绞痛,忍不住“啊”的叫出声来。

裴慧见她脸色不对,也怕弄出事来,慌忙问道:“妹妹这是怎么了?”

王令淑早已羞得满面通红:“贱妾、贱妾想去下……”

卫平回到家中,免不了责怪裴慧几句。好在王令淑只是茶汤喝坏了肚子多去了几趟茅厕,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。

接下来几天,京城风平浪静。奉旨纳妾的事,司马炎不说,王家不说,只要卫平自己不到处乱说,自然无人知晓。而孙皓的死,居然也没有再起波澜,就连滕芳兰都彻底死了心。

太康二年正月十九,最后一任东吴之主孙皓草草下葬在洛阳西郊,甚至连个撰写悼文的人都没有,最后只得由滕芳兰亲自作祭。而随着孙皓的下葬,卫平再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,从此逍遥法外,当然也不会有人再去追究孙皓的“叛逃”之后罪。

事情的结束让卫平有些忘乎所以,他甚至认真地思考过,是不是再设一个局把石崇引出来,以报杀父之仇。但他沮丧地发现,不管他的局如何精心设置,都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收场。因为石家也是有名的望族,而司马炎并不像表面上那样昏庸。

……

又隔一日,随着田华率领商队回到京城,孙皓之死和奉旨纳妾这两件事也被卫平暂时抛在了脑后。现在,他只关心独孤兰的消息,一见田华便连声问道:“阿兰怎么样了?”

田华慌忙躬身道:“回老爷,五夫人很好,她还给老爷添了位小公子!小人在这里给老爷贺喜了。”

卫平却大惊道:“阿兰生了孩子!这是什么时候的事?”

田华答道:“就在小人抵达羌胡的五天前。小公子跟老爷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,只是,只是……”

卫平的心马上揪了起来:“只是什么?”

“只是小公子是个黄头。”

在这个年代,汉人实际上是瞧不起其他民族的,黄头发一看就是鲜卑人,难免被人视为异族。何况那孩子还是个庶子,地位就更低了。即使卫平将来能够身居一品,那孩子比起平民来也强不了多少。

卫平当然不在乎孩子的头发是什么颜色,他只管想像着混血儿的可爱模样,嘴角已经噙起微笑,好半天才平复下激动的心情,沉声问道:“部落里的情况如何?”

田华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情:“真想不到,五夫人能将几千人的部落管得井井有条。现在有了老爷送去的盐铁布匹,又有汉人堡寨的支持,等到今年冬天,部落还会更加壮大。”

敕勒川草原上降下那场大雪之后,部落的局势终于彻底稳定了下来。而有了独孤兰部落在前面挡着,汉人堡寨也过了一年的安宁日子,加入联盟的堡寨已经多达十六座,这些堡寨甚至在雕阴县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小型集市。不过,这些堡寨仍然想回到朝廷的治下。

卫平挥手道:“你下次再去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,即使朝廷不要他们,卫某也不会弃他们于不顾!”

田华应了一声诺,继续说道:“陈管事已经买下了八百多个奴仆,有鲜卑人,也有汉人。小人担心通关不便,只带过去六十多人,其中就包括二牛和那帮小子。”

卫平想要控制敕勒川草原就必须有更多的自己人,二牛和那帮半大小子不仅忠诚可靠,而且经过这两三年的训练,个个壮得跟小牛犊似的,自然是最佳人选。

不过,听田华提到“过境”二字,卫平想到了一个麻烦,不由皱眉道:“韩憧没有为难你们吧?”